“楚材晋用”参展作品《启示 16 2 11》
王思顺的作品主要包括雕塑,装置等媒介。他近几年持续的《启示》系列,将地质学和人类学相结合,指涉人类各族群和身份,以及其深层次精神及人格涵义。作品将人的历史与人之外更深邃的宇宙时间通过天然的象形原石相联结,贯穿既有文明和所有可能想象,显示出一种洪大荒蛮的野性和被预言确信的神性,其独特的创作方式释放出任意的想象力。系列中每个奇特形象对于作者和观众都无法预料,总是给人一种突然的惊诧和反省。
王思顺雕塑系科班出身,他却从2015年开始捡石头,并把这些石头以及它们的副本作为作品展出(《启示》,2015-)。五年来,他先后从俄罗斯、法国、意大利、乌拉圭、埃及、中国等地收集了几百件不同大小、形态、颜色、纹理的石头,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肖像——石头的深色斑点或孔洞让人联想到眼窝、鼻孔和嘴巴,有的仅仅是一只眼,有的可能是整个身体。有的像原始部落的面具,有的像动物头骨。小的只有黄豆大,大的有二十来吨。王思顺说:“我找到的每一个心仪的石头,任何的改动都是多余和破坏。人是有局限的,自然的创造是无限的。自然的东西具有天然的和谐和力量。我认为它们被时间和自身塑造而成,具有强烈的根本性的生命力。我不像一个创作者,更像第一个观众。我没法设想下一个遇见的石头是什么样,所以总有期待和惊喜。放弃自己‘创作’后,明显变被动为主动,轻松自由,而且产量大增。它是一个艺术矿,我会一直做下去。”
亚洲双年展展场图 石,铜,铝(尺寸可变) 2019年
我们常会将自然比拟艺术,说某处风景如画,鬼斧神工;我们常会将艺术比拟自然,说某件作品巧夺天工,浑然天成。自然与艺术的相似,恰是人将自身投射到自然。西蒙·沙马在《风景与记忆》中说:“风景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自然;它是投射于木、水、石之上的想象建构。”
许多石头显然比人类的存在要古老得多,而矿物、熔岩、陨石、化石等五花八门的石头背后是地质学、天文学等专业研究领域。从旧石器时代一路走来的人类,与石头有着长久的亲密关系。中国的赏石文化与西方博物学对矿物的研究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而人雕刻石头的历史与人对石头的欣赏和研究同样悠久。罗塞塔石碑和摩崖石刻只是幸存者,我们知道必然有过更多如今已无缘得见的。王思顺调侃说:“中国四大名著都是关于石头的故事。”人类将对天然野性与崇高神性的情感投射在石头上。“人类文明之初,有一种人类共有的、相似的拙朴。”王思顺回忆他读大学时去咸阳看霍去病墓的情景:“在墓旁边有很多散落的石雕,那些石雕基本没怎么雕,在我看来像雕塑又像石头,豪放大气,有生命力,很特别。我感到很庆幸找到我现在的创作方式在这一点上去接近它。”
“启示”系列 石,铜,铝(尺寸可变) 2020年
王思顺将这些石头三维扫描后用其他材料三维打印或铸造,大部分都结合实际展出空间放大,考虑人在空间中与这些“石头”的比例关系。莫瑞吉奥·卡特兰在“关于复制的九条真理”中写道:“对某些艺术家而言,创作并非真实地反映自然,而是模拟自然之功能。在自然界,连续不断的变异演化能产生同根同源的新物种。通过复制,艺术家赋予每件作品难以模仿的独特形态,在此过程中,他们展现出趋近自然的创造力。每当对原作加以改动——无论何种改动,仿效的结果便成了另一件原作,而成长与知识便蕴蓄其中。”
《启示 19 6 20》 铝 50x30x60cm 2019年
我想象王思顺沿路寻觅石头的情景。他独自一人开着车,隔着车窗望向苍茫的山林,在山石中寻找脸庞,寻找人的五官、线条、轮廓。他会远远地辨认出远处山顶的一块石头,然后想方设法将它纳入收藏。他说:“肖像是人的精神、道德、信仰、命运等所有人类的内在价值的体现。肖像石头仿佛是来自各种世界和地域、族类和身份、历史和未来的生命,以及其内在价值诸如神圣、高尚、丑陋、邪恶……汇集而成互相冲突和交汇的世界。”
《启示16 9 1》 铝 340x60x310cm 2019年
以人的形象塑造神,是古希腊人的首创,也是人文精神的觉醒。在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众神有着人的种种美德与丑恶,他们像人一样思考和行事。伊迪斯·汉密尔顿在《希腊精神》中说:“文明带来的影响是我们无法准确衡量的,它是对心智的热衷,对美的喜爱,是荣誉,是温文尔雅,是礼貌周到,是微妙的感情。”从那时起,同时拥有理性与情感的人成为触手可及的理想。王思顺说:“希腊精神,它一直都在,不管未来怎么变化,它的影响一直会有。它教会人类认识抽象(虽然很多形象是以具象呈现)。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和世界现代文明的基础,它强调沉思,透过现象追求本质和形而上。古希腊雕塑整体上具有一种理想的、静穆、恒定、经典的美感,完全超越人体本身。像公元前450年波赛冬等很多雕塑都呈现出几何般的内在理性美感和崇高的神性。理想,永恒,意义,价值,没有这些人类黯淡无光。”
《和神统一, 并分享他的纯洁和不朽》 黄金,漆
4.786x2.958x1.828cm 2013年
作品将黄金立方体的长和宽、宽和高的比例均打制为黄金分割比例,表面烤蓝漆,用极端的精神性和极致的材料、造型、颜色做出一个乌托邦的物质
影响王思顺的当然不只是希腊精神,还有中国儒、释、道,中国的自然与人文(哪怕是一回事)。道家的“自然”,意思是“自己就是这样”。《黄帝内经·素问》“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流动在我们血液中的文明叙事今日依然生动。王思顺认为他的肖像石“包括了多样的文化经验、世界观和艺术史,以及我们自身文化里固有的审美方式。我希望这种我们自己的文化角度和审美因素,能具有一定的文化建设性。”
《启示 18 2 5》 铝 54x33x600cm 泰国双年展 2018年
王思顺
1979年生于武汉,200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曾受邀参加亚洲双年展,泰国双年展,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银川双年展,罗马尼亚双年展,俄罗斯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英国曼彻斯特亚洲艺术三年展。作品先后展出于香港大馆美术馆,法国安纳西Salomon当代艺术基金会,格鲁吉亚国家美术馆,英国卡斯雕塑基金会,奥地利格拉兹美术馆,德国戴姆勒艺术中心,伊斯坦布尔Borusan Contemporary,沙丘美术馆,尤伦斯艺术中心,中国美术馆,意大利路吉·佩吉当代艺术中心等知名艺术场馆。
获2015三亚“华宇青年奖”提名奖,2016ACC(亚洲文化协会)奖。作品被泰康空间,香港 M+美术馆,德国戴姆勒中心等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