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墙报”(ID:wallpost),配图有改动。
郑梓程的作品将社会现实事件和日常生活中的元素与虚设的空间、人物错置在一起,透示出暧昧不明的寓意,而他那原本受现实触发而来的符号被移植和改装,从而沾染上了诡异而诙谐的色彩。他似乎想通过形体和意味的某种契合将不同事物连接起来予以微观剖析,但这种貌似理性的剖析实则充满了无厘头的、灰色的个体因素。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胡斌
“时间的河”参展作品《无尽之地》
布面金箔油画 90×90cm 2020
“时间的河”参展作品《黄金海岸》
双屏影像装置(尺寸可变) 影像30分钟 2021
Q:能不能谈一谈您在艺术创作上的一些经历?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您的作品呢?
在考学前,我在老家跟我的绘画启蒙老师——一位当地群众文化馆的退休馆长学了大概有六年的时间。在这六年里面,这位让我十分尊敬的老先生让我不断地画素描,从石膏像到复杂的写 生。老先生和我的师徒关系特别像古代师徒的言传身教关系。我特别佩服的是,这位老先生事无巨细、毫无保留地教了我不少很老派的素描技巧——比如当时让我特别吃惊的是,他竟然用水果刀削好的一支2b、一支4b中华铅笔加一块橡皮,就足以完成一张极其复杂的长期素描;还有印象特别深的是,仅用一根铅笔就能极其迅速地抓住面前所有物体的透视,并十分精准地搬到画纸上。这六年练习传统素描的经历让我在进入美院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面对周围扑面而来的现当代艺术感觉无所适从,但慢慢发现这可能是我可以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地方。现在我特别感谢这段经历,除了让我不用遭受太多高考美术套路的束缚,能够扎实打好艺术启蒙阶段的必要基础之外,当创作的时间一天天积累后,它让我发现自己对观察事物有更加全面的角度,并且对于对象能够看到更细微的不同。反馈到现在的作品上,无论是前期的材料收集,还是创作期间的语言组织,都让我能够在陷入纠结和矛盾中及时跳脱出来客观观察,然后再继续投入。
《和齐奥塞斯库夫妇的游戏》 布面油画 2013
刚上大学不久,极其自负的我就被周围的大神碾压得身心俱碎。这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几个同班同学,小小年纪、阅历无数,阅读体量之大敢于在大一的课堂上直接和教授辩论弗洛伊德和平克·弗洛伊德。好在这种自卑被荷尔蒙和肾上腺素加持后及时转化为动力,我逃课去图书馆、翻墙去外面的世界,埋在里面一知半解地看了不同的书籍和电影后,终于搞清楚原来弗洛伊德和平克·弗洛伊德不是同一个人,之后我也敢鼓起勇气和他们兴致勃勃地辩论了,却没想大家已经在讨论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关系了,又让我一番折腾去阅读哲学书籍......不过大神们无意间鞭策我不断阅读、充实整个世界观,也让我一直保持阅读和知识更新的习惯——这让我能够让创作体系一步步建构起来。
《李老师》 布面油画 35×25cm 2014
《光棍甚至被新娘们剥光了衣服》 布面油画 120×120cm 2015
Q:美院的教育体系如何影响了您的艺术创作?
美术学院的教育体系虽然老旧,却一直在不断完善,也一直是体制和非体制的在相互抗衡,这里面充满趣味,就像客家围屋一样,大家在不同打扮、不同功能的房间里做东西,时不时跑到中间的公共广场上喊一声,尽管这个围屋整体上依然是一套很传统的古老规矩在维持运作。求学期间身处这个大围屋,我和上面说到的这几位大神早已厌烦传统的写生课程安排,及时叛逆 地组了一个“天台小组”,做了一系列实验的作品来捣乱这些体系的安排,希望利用这个围屋的天台也能够对着中央广场喊几声。整个大二到大四,我们小组人员吸收了不同专业的人加入,各司其职:大家一起制定一个项目,然后史论系的策展、纯艺系的做作品、画廊实习的联系媒体写评论、设计专业的负责后期出版,既利用了美院教育体系内学到的知识资源,又学到美院里不会教予学生的艺术市场的一些玩法,更别说在玩的过程中大家交叉不同学科,接触到大量其他学科的新知识。这也影响了我到现在都不喜欢太单一的玩法,甚至必要时候寻求不同学科的协作。所以我认为美院教育体系不是它安排什么、学生就乖乖吃什么,而是安排什么,学生有权选择吃什么,甚至能够用自己的玩法让它变得更好吃。
《水中的奥菲利亚》 木板油画 100×80cm 2017
《高温派对》 布面油画 120×120cm 2017
Q: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可能是大同小异的,也因此会使观众对您的作品有不同的看法。这种不同的认知是否会影响到您想要的效果?
不过多地预设结果、不强求一致的理解,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Q:看了您其中一个作品《寻找大水花》,发现它的与大卫·霍克尼的泳池系列相似,但也融入了您自己的元素。您作品的灵感是否被这些西方艺术家影响着呢?
《寻找大水花》 木板油画 165×150cm 2016
大卫‧霍克尼作品《大水花(A Bigger Splash)》 1967
目前的创作,我除了会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社会环境中寻找素材的来源之外,还会有意识地回归到美术史的作品中去,寻找能和素材平衡的画面进行改造。《寻找大水花》是我研究生毕业创作的其中一张,当时画了四张作品都是将我对社会事件的关注融入大师们的经典名作中。这张作品之所以会选择大卫·霍克尼的《大水花》,一是我对大卫·霍克尼的致敬——实在是太喜欢他的东西;二来大卫·霍克尼的很多作品都是一个平视的角度,我想玩一下,看看能不能将他这张视角最平视的经典作品挪一下,变成有纵深透视的场景,然后在里面置入犯罪后的现场,既靠近又打破大卫·霍克尼原作中那种寂静无人的感觉,也讨论时下“仇富”的社会现象。像这样致敬意味的作品,在我毕业后的一些作品中时不时能见到,有时候不一定是整个画面,也有可能是某个局部或某个物体的置入。
《水流东》 木板油画 80×60cm 2017
《安乐乡》 木板油画 200×100cm 2018
Q:在自述里您谈到了一个“让不同的材料互相筛选和吸收” 的过程,这个过程深深的影响着您的作品。在您每次经历这个过程的时候,它是否也影响或改变了您对社会的看法呢?
多多少少会影响。我想这里面最刺激的是看到1+1不一定等于 2,有可能0.5+1.5等于2。不同的材料、素材,可能一个很偶然的事情就能让结果不同。这中间用客观的角度审视不同的材料和素材,再切换到创作者的主观角度进行改造,这个过程蛮好玩的。
Q:您是否想过突破油画,开始创作一些其他形式的作品?
上+右下:《彩虹》(2015年个展“惩罚公园”现场)
左下:《抬头看,上海的月亮》 LED射灯(尺寸可变) 2016
和您的问题相反,实际上我是先做了其他形式的作品再回到绘画上面的,而目前我也一直有在做不同形式的作品。目前的创作中,我主要以绘画为主——不仅仅是油画,还有水彩、拼贴、甚至素描,这些都是我在创作中会运用到的形式。尽管架上绘画在很多当代艺术的展览中似乎已经不是主流,但它依然是整个艺术史发展过程中的一道经典菜式。恰恰因为这样,艺术创作才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可能性。灯光的一些玩法也是我感兴趣的方向,最近我也有制作一些灯光装置的作品,和绘画作品一起形成目前的创作系列。
《惩罚公园:正确的坐姿》 布面油画 50×50cm 2015
《惩罚公园》 布面油画 70×50cm 2015
Q:您对往后的创作有没有一些特别的计划?
14年一个偶然的系列衍变出严肃活泼的《惩罚公园》项目, 在这个项目里面,我用视觉的方式将历史中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对知识分子的千奇百态的“惩罚”进行再加工,然后呈现出来。这个话题比较沉重,很多人——尤其是现在处于娱乐时代的人,用现在的眼光看,似乎这些历史是不真实的,甚至荒诞可笑、不可想象的,但实际上它就摆在那,甚至有意识地被遗忘了。这个项目从我挖掘家族历史的经历入手,到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不同人的看法,都被制作成不同形态的作品,让这个项目慢慢扩大广度,变得根本停不下来——尽管手头上还有好几个方案待呈现。但2018年我有意识地暂停了这个项目。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梳理,让这个项目的深度再挖掘下去,但难度最大的还是要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不断跳出来,保持一种新鲜感,以防让这个项目不自觉地越做越无聊。除了《惩罚公园》项目以外,目前手头保持创作的其他系列也会持续做下去,不断地让这些系列慢慢生成,从而保持作品数量和面貌的更新。
我希望随时可能冒出来的新想法会让项目、系列都慢慢变成更好玩的视觉作品!
《母亲们》 木板油画 80×60cm 2018
《欲火者》 道林纸上彩铅 30×21cm 2019
创作自述
我的创作一直以来都围绕着被掩盖的历史,以及社会现实与个人日常生活中各种荒诞进行改造,试图将改造后呈现的作品置于“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甚至透露出一丝“魔幻现实主义”的狡诘。我的工作方法是:通过每天早上对新闻媒体报道的阅读与解读,或者在大量无法避免的日常生活琐碎事情中,去发现荒诞和不合理的存在;或在自己目前所处的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去找寻大家习以为常、实际却荒诞不经的各种景观,感悟内里的逻辑,并以此构建起艺术创作的素材库。最终的作品呈现面貌看似各不相同,实际上却隐藏着我对荒诞的日常景观和社会机制的思考感悟和生活体验。在我的作品里,这条线索一直贯穿其中,比如从对历史真实度的思考引申出来的个人项目《惩罚公园》,到一系列近作中对难以置信的信仰宽度的理解。
在这里,不同的系列创作都指向同一个研究与表达的方向。如同广东的“老火汤”熬制的过程一样,在这些创作过程中,我需要按照我的要求来处理不同学科之间大量的图像信息和文献资料,让不同的材料互相筛选和吸收,最终呈现出作品本身。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梳理与再造的过程,因此作为艺术家,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搭建与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持续地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动机。
影像装置作品《黄金海岸》介绍:或无尽之地的思念
《黄金海岸》 双屏影像装置(尺寸可变) 影像30分钟 2021
2019年春节,在导演吴杰的协助下,我从潮汕经广州到香港,拜访了家族的诸位亲人们,记录下他们口述当年迁移的故事。这个举动最初只是本着“老人们都老了”的抢救式心理,没想到十几个小时的素材层层展开的,却是一段从民国到改革开放、横跨半个世纪的家族迁移史。在这些叙述中,所谓宏大叙事都被讨生活的日常琐碎消解,但一些细节、一些画面感的片段使我意识到,可能需要重新看待这些我自认为很熟悉的亲人,以及与家族变迁相关的历史想象。
《黄金海岸》影像截图
二十多年前,这些亲人们是我称为“阿公”、“老舅”和各种分不清的“老姨”、“老丈”,他们被家乡人笼统而形象地称为“番客”。对于尚未成年的我来说,他们叫什么无所谓,因为每次他们回来,必伴随着大包小包拖回来的进口零食、过时衣服和日本玩具,造就了我童年里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这些物质上的快乐多半是我接触不到的“外面的世界”,而他们的故事我并没有兴趣了解,因为那只是大人们一声声的“吃茶、吃茶”中夹杂的谈资。只是当时的我一直好奇:为什么“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一起回来的、我唤作“堂兄/堂姐”的同龄人,为什么既不会潮汕话、更不会普通话?
一封家书
2021年初,我回到汕头重新整理这些素材的时候,突然想去一个无名海滩看看。这是纪录片中一位我称为“老舅”的主角提到的地点:六十年前11月的一个晚上,他在那里坐着一艘小船下海出发,经历了诸多困难后抵达香港。但是我的想象到沙滩之后荡然无存——原先荒凉的海滩已被城市化的脚步踏平,那里耸立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大型楼盘,在呼啸得像鬼叫的海风中仍用密密麻麻的景观灯维持着虚假的体面。如同很多楼盘玄学般的命名一样,“黄金海岸”是它对外宣传的名称。
《黄金海岸》影像截图:“黄金海岸”楼盘
地理名称上的异质同构,让我得以重新想象无名海滩在六十年前那个冬夜发生的故事。眼前超现实般的“黄金海岸”小区、口述中反复提及的这个海边、海上漂流的平静叙述...…都被集中在脚下这片真切踏着的沙地上,却一一如此抽离真实。这片沙滩于我是历史碎片画面的聚合场域,对于六十年前的“老舅”来说是需要勇气跨越的边界,我想正是他的欲望让海岸、沙滩拥有了重新叙事的可能性。
《黄金海岸》影像截图:潮剧《苏六娘之桃花过渡》
在《黄金海岸》中,真实的口述与我的自述互为主体,铺满的沙子、残缺的船桨、穿梭其中的潮剧《苏六娘之桃花过渡》的画面,都是在虚构和非虚构交织下的视觉想象和声音记忆。影像结尾的长镜头对准“黄金海岸”小区在冬夜的魔幻景观,非遗传承人杨佩华女士为此唱出古老的“潮州歌册”——它起源于家乡街边巷尾的日常生活,是旧时不识字的潮汕妇女用说唱参与到历史叙事记忆的古老方式。如果说唱也是一种口述,那么当哀愁婉转的《过番相思歌》缓缓唱出时,似乎也呼应了人们在离散、迁徙之后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郑梓程
199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
201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2019年起进入澳门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现生活工作于广东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个展
2017 “迷人啊迷人”,九月画廊,广州,中国
2015 “惩罚公园”,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广州,中国
主要群展
2021
“时间的河——2021湾区当代艺术联展”,祥山艺术馆,深圳,中国
2020
“第七届广东当代油画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9
“深圳坪山——博洛尼亚国际插画展”,大万世居,深圳,中国
“图像之间:绘画与摄影的纠缠”,岭南美术馆,东莞,中国
“大时代”,赛麟空间,上海,中国
“1+X-不言而遇”,佑品空间,武汉,中国
2018
“景观魔方”,墨非墨画廊,青岛,中国
“图式与系统——对广东当代艺术绘画的观察展”,紫泥堂美术馆,广州,中国
“热观念与冷硬边——对绘画趋势的研究展”,岭南美术馆,东莞,中国
“亮相”,方隈空间,北京,中国
“墙势力——第三届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风口上的仪式”,A-SPACE,北京,中国
“宽频”,圣之空间,北京,中国
“一盅两件”,Arte Place 广州大剧院艺术中心,广州,中国
“授业与同修”,J&Z画廊,深圳,中国
2016
“视觉生产:艺术劳作见证时代变迁”,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权力与游戏——新视觉2016”,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镜像”,盒子艺术空间,深圳,中国
“2016年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上海,中国
“100零一天”,德必WE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上海,中国
2015
“显隐”,ABI ART HUB,上海,中国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院校青年绘画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中国
“学院超链接”,盒子艺术空间,深圳,中国
“赫兹的隐喻”,FA空间,东莞,中国
“UP-YOUTH”,Klein Sun画廊,纽约,美国
“机构生产——广州青年当代艺术生态考察”,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4
“CIGE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中国
“常青藤计划——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中间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年度“青年艺术100”,北京,中国
“旋构塔——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图像的叙事性——第五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3
“‘游与艺’2013年今日美术馆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视觉交叉体——首届广东当代艺术群落青年艺术家联展”, 21空间美术馆,东莞,中国
获奖
2020 第七届广东当代油画展,李铁夫创作奖
2019 Signature Art Prize(SAP)中国艺术大奖,入围艺术家
2013 “2013年今日美术馆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提名展” ,获 “徐唯辛提名奖”
2012 “首届广东高校师生油画展”,获二等奖
作品收藏
北京时代美术馆、天津常青藤文化、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东莞21空间美术馆、深圳华美术馆及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