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缝小组”于2017年在惠州成立。几位高中同班同学毕业后在不同的大学念艺术、设计专业,本能地思考为什么自己居住的城市没有艺术,于是利用寒暑假在惠州租房共同策划展览、讨论创作。目前,“门缝小组”与倒闭书店、睇戏仔三个团队在惠州南坛紫西岭社区的居民楼合租一个空间,尝试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联合运营这个名为“101namtan”的共享空间。他们在持续推进、游牧的实践中,形成构建在地艺术生态的“发展”方法论,以共生的状态建立替代性的网络,回应自身在当下的生存处境。
“荒唐的时代里,生活每天忙碌却又过程重复,直到一天结束,再去完成最后一件事情——睡眠。每个人,每一天,太具体了。还有人想去发呆吗?或者去打破日复一日的桎梏?带着还没被生存挤掉的对生活的热情、对世界的好奇,门缝小组默默成立。我们不知道是否要对抗荒唐与无聊,只是几个成员因为一系列原因接触了艺术,希望以此带去一些不一样的视角,希望让大家在忙着生活的同时能看一些不同的风景。”
“时间的河”参展作品
《在交汇处》 装置(尺寸可变) 2020
作品《在交汇处》在整体上借鉴了活动板房的特质,艺术家们透过临时性的建筑材料营造空间。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家庭故事改编成了一部三集电视连续剧《风去浪又回》,他们在剧中扮演自己的父辈,并与深受改革开放影响的这一代人对话,产生共情。片头,他们模仿父辈在KTV中演唱着张国荣的《沉默是金》,两代人的形象由此叠合在了一起。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差异:对上一代人而言,改革开放的口号“发展才是硬道理”伴随了他们的成长和失落,而对于门缝小组这一代人来说,“发展” 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选择从最基础的生存问题开始思考,以日常的实践来抗衡宏大的理念,这或许也正是他们决定在惠州共同运营替代性空间的动力。
电视剧结尾,剧中男主角“二哥”生意失败被迫返乡,车载CD机播放着伍佰的《再度重相逢》,“二哥”回忆过往在江边仓库用脚手架搭起的阁楼,一句台词“是啊,上去很麻烦的,要爬的”,道出“不惜一切代价求发展”之后无尽的惆怅与落寞。整个作品似乎也在问:那些不能当饭吃的,比如信仰、共识、义气,是不是不重要、可以从生活中去掉的?
历年展览介绍
“二分之一”
门缝小组的第一回展览:展览在一栋老式居民楼的一户中举办。大厅里展出了一些绘画和设计作品,一个房间是电影的放映,另一个房间四面围墙搭建了脚手架等,是一件空间、装置作品。
“关于‘二分之一’我们想了很多,还在大学的我们只有在寒暑假期间才能在惠州相聚,另外它还代表着我们处在艺术学习与实践的阶段。五位艺术爱好者带来他们的文字、装置和绘画作品,希望通过我们的一点点诚意,展现他们在这个阶段对艺术的理解和内心的探索。”
“明天台”
门缝小组的第二回展览:在原来的居民楼空间展出了部分影像作品,以及一些为展览新创作的作品。以天台为出发点,这一次展览的作品能够体现出年轻一代人对自身状态的观察,对人际关系的体会,以及对自己生活空间的反思。
“几个月以前想到天台,或许因为天台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无数次看见电影里面出现天台的画面,天台诉说着理想、团圆、交融、诀别、对峙,以及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这一次的展览邀请到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加入进来。展览的作品有即兴的、有合作的,在这过程中总能找到天台曾经给过的经验;另一些作品又分别对天台的环境、在天台上的个人状态进行思考......
而对于明天,总是存在太多疑问与期盼。‘明天台’是对过去如何作用于明天的重新发现,是对明天将如何书写的深刻提问。”
“在湖边织毛衣”
门缝小组的第三回展览:这一次从原来的空间搬到了惠州西湖边的一栋两层小楼,这里的空间比起原来的空间面积更小。这次的展览展出一些文献和图片,以及一些过往的作品,是小组的一次自我整理。门缝小组的三次展览都在异于常规展览空间的地方呈现。这些空间虽然有它的特色,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艺术家对空间的选择、这些空间如何改造艺术家,最终也成为了一件作品。
“在湖边织毛衣”是门缝小组对自身作品的重新整理。在过去的展览与工作中,门缝小组通过在一个居民楼的七楼空间,以他们对非美术馆空间的可能性探索,对年轻一代的共同情感的发掘,展示了他们对艺术与社会的思考。而这次的新展由原来的七楼居民房搬到了更具代表性的惠州西湖旁的一个两层小空间内,在这座具有历史性的建筑里,是他们对城市与艺术的新愿望。
作为一次总结性的展览,这次展览呈现出门缝小组一年以来对当代艺术认知的不断更新,对于做展览这件事情的反思和发问,以及对于未来的思考。
“明天会下雨吗”
门缝小组的第四回展览:明天会下雨吗?如果这是一场浪漫的雨,问题中蕴含着人们对于明天诗意的期许,对于未来的美好想象。明天是否会下雨?天气预报无法告诉我们准确的答案。雨若倾盆而下,我们无法回避哪里能找到一把伞的问题。
展览由一种存在主义式的诗意引入,通过冷峻又温情的图像与档案,戏谑荒诞的屏幕和图像,21岁的眼泪和流淌的时间,精致的另类形态和与之相反的实用主义,勾勒出一幅个体真实困境的图,重新审视在充满未知和变动的时代下个体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
我们该以何种姿态面对未知的明天?“中转站”用一种民间智慧和地方性图示来诉说杂糅了不安的浪漫和放松,希望以可持续的方式和混合的形式与内容,尝试对上述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方案。
“在交汇处”
门缝小组的第五回展览:“交汇处”作为一个对地理位置的描述,意指门缝小组成长的地方——惠州,这里被称作潮汕客家和广府文化的交汇处。而交汇处背后意味着的迁移,又和这次展览涉及到的关于家庭、家乡、记忆、身份和成长的主题互相呼应。
“在前期讨论中,我们对每一个问题都会出具体的方案。例如我们计划做什么样的作品,然后就回来讨论,觉得这些作品背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跟家庭、家庭的历史和个人的记忆有关。我们会讨论到关于家庭或者长辈的教导,因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更多是从家庭、从父辈的一些故事和经验上面去获得身份的认识或感受。
我们的人生究竟重蹈了多少长辈的覆辙?我们最终成为了长辈希望我们成为的人吗?与家乡、父辈的割裂会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吗?......展览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开放性的解答。”
“哪里有发展,我们就到哪里去”
门缝小组的第六回展览:人类从未停止过向更高浓度信息的地区寻求发展的脚步。“哪里有发展,我们就到哪里去”这句话来源于小组成员家庭环境里经常被提出的一句“口号”,这句话听上去直接果断,是上一辈用来教导下一辈的常用话语,背后是父辈追逐更好生活的经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为下一辈,小组成员感受到这些教条给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得不承认它们造就了自己个性中的一部分。于是他们开始回顾自身经历和家庭、族群历史,并持续关注着在追寻发展的途中产生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动如何影响着家庭的生活轨迹。地方的样貌和父辈的经验在他们成长中形成一种社会化的视角,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去理解追寻发展的意义。
展览“哪里有发展,我们就到哪里去”由一个活动板房的内部空间以及它周围的外部空间组成,它来源于门缝小组成员共同的成长经验。这里有来自他们成长中熟悉的视觉元素,对迁移及客家身份的思考,以及潮汕地方习俗的另一呈现等。在活动板房内,一张在家里尘封已久的工地施工图在展览中重见天日。你还可以坐在木头沙发上观看一段粗糙的、仿90年代电视剧制作的影像作品《风去浪又回》。
——导语及《在交汇处》作品描述来自《门缝小组 | ARTFORUM展评》(作者:缪子衿),“历年展览介绍”整理自艺术家公众号“门缝小组”
门缝小组
门缝小组是2017年成立于广东惠州的艺术小组,“门缝”是独特的视角,既不起眼又真实存在。门缝小组的实践不止围绕他们生活的城市和社区来展开,也关注自己作为个体在城市或群体中的遭遇。
门缝小组成员间的工作一贯从感知和共同记忆出发,以此构建出对议题的框架与想象,加之他们特有的散文式叙事方法,邀请观众一同进入他们强烈而自发的南方气质的场域。
小组成员
赖昊熙
1998年生于广东惠州,现工作生活于广东惠州
吴雁泽
1998年生于广东汕头,现工作生活于广东惠州
胡洁
1998年生人,202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个展
2021 《哪里有发展,我们就到哪里去》,要空间,上海,中国
群展
2021 “时间的河——2021湾区当代艺术联展”,祥山艺术馆,深圳,中国
2018 《人工智能时代-摄影图像的空间转换》,天津美术馆,天津,中国
策划展览
2019 《明天会下雨吗?》当代艺术展,惠州,中国
2020 《在交汇处》艺术项目及展览,惠州,中国
2019 《明天会下雨吗?》当代艺术展,惠州,中国
2019 《在湖边织毛衣》当代艺术展,惠州,中国
2018 《明天台》楼上当代艺术展,惠州,中国
2017 《二分之一》当代艺术展,惠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