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大伦:虚拟美术史
发布时间 : 2021-06-30 15:28:06






“时间的河”参展作品“身体局部-五官”系列 

布面丙烯 2016-2021

 

劳大伦,生于虚拟世界——2016为虚拟元年,次元开。其表达以三维环境的认知为基础,以传播三维虚拟美术为使命,以现实世界中一央美版画系男学生为宿主,并与其共生。他们虚构了虚拟世界的美术史,并用极富个性的语言设想了他们与这部虚拟美术史的关系。

 

文 | 劳大伦

 

本文原名“LOD ART”。LOD即“Levels of Detail”的简称,意为多细节层次。LOD技术指根据物体模型的节点在显示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重要度,决定物体渲染的资源分配,降低非重要物体的面数和细节度,从而获得高效率的渲染运算。市场中使用LOD技术的软件、电子游戏并不少见,在尽可能保证游戏大场景原汁原味的前提下,保证所有玩家能一起体验游戏所带来的乐趣。LOD状态下的三维模型极强地表达了三维世界的本质属性,成为相近类型作品的共同特征。

 

2016似乎是虚拟时代的正式开启。

当年也被称为虚拟元年。

这年我毕业了。

 

艺术的事情,有时候就像头脑闪了一下,一下子从闭塞的思绪中被击中,看见一片未被开荒的土地。

 

这片土地来自虚拟次元。这年,我找寻了许多相关的艺术作品,但是发现,这些大量的作品中,大多仅是简单的碎片和灵感小点子,而不是全方位的发掘。回头看艺术的探索,应该是取决于当下自我对世界的认知而产生的,接触的事情和看的书多了,可能会有所改变。

 

 

当时,我认为重要的事情是:探索视觉艺术新的可能性。当我们纵观美术史,从石器时代看起到现代艺术,包括这之中出现的东方艺术、西方艺术、立体派、波普等等,甚至常讨论的虚拟世界——在过去经常指代梦境或绘画创造,都是基于现实世界之上的人、事、物。不过由此说来,要提到的三维虚拟世界也是人造的,只是它的丰富性、沉浸式、真实性、故事性、历史性、多维性,加之其野心之一是取代人类的真实世界,使其成为了人类体验生活的第二世界。

 

第二世界生活体验的饱满,带来的视觉美学将如何发生呢?

 

我猜想,假如我们的世界从来没出现过,而是独立存在一个模型构造的虚拟世界时,艺术会如何开始发展呢?

 

多边形也许会成为一种日常

 

最早的雕塑可能会变成这样

 

然而在科学觉醒的时期,大家会思考物体的本质问题,从而研究解剖学。这时,会发现物体的原本构造,即数据构成的多边形模块,与三维环境下独有的模糊图像一并组成了“世间万物”。

 

《自画像1-里世界》 纸上马克笔 18×13cm 2020

 

这时,对于写实绘画的认知将会发生改变,多边形也许不是抽象美术,而是写实的一部分。造型基础美术的结论会有所改变。东西方不同的虚拟生活体验会产生不同的方向,由此会产生与之对应的写实派、印象派、写意、白描等。

 

《鲢鱼》 铝板上纸上铅笔 100×300cm 2017

 

《圆形的花》 铝板上纸上铅笔、彩铅 200×100cm 2018

 

《佛头2》 铝塑板上纸上铅笔 170×128cm 2018

 

同时,跟现实世界的一维性不同,虚拟环境的生活体验是多维的,同时有多个独立的世界线,却具有同样的形象基础元素。

 

图片

游戏《古剑奇谭》中的场景

 

图片

游戏《天涯明月刀》中的场景

 

我把自己代入到不同状态,用自身来体验,然后用我们一般的美术学习到美术表达来经历这个过程。假如我是一个小朋友,面对虚拟世界去创作美术会是怎样的?高考学生面对虚拟世界进行绘画,会带来什么变化?进入大学后造型基础部会产生什么?再到后期的美术表达会是怎样的?雕塑是怎样的?绘画是怎样的?文艺复兴区分大美术和小美术之前,小美术是怎样的?设计有什么可能性......

 

图片

《舞蹈中的维纳斯》 纸上彩色石墨 70×57cm 2020

 

图片

《蒙娜丽莎的微笑》(局部) 油画设计稿 75×60cm 2020

 

艺评:

在洛德世界(LOD)出土了一具云石雕,从形象上看,可判断其灵感应来自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从作品形态上看,作品运用了米开朗基罗雕像作品《圣母哀悼基督》的人物动态和画面情感。但在衣着上,作者改动了他们的身份特征,使他们看起来像是:一位在外征战的儿子,因战争的残酷受了重伤,然而军队把他送回到其原来生活的村落后立刻就离开了;他的母亲马上出门迎接,却发现儿子躺在地上紧握着剑,奄奄一息;母亲连忙扶起疲惫的儿子,但还没说上几句话,儿子便闭上了眼,放下了手中的剑。这具雕像的设置使人联想到以上场景,具有浓烈的人性关怀和浪漫情怀。(劳大伦)

 

图片

上古卷轴雕塑(作者不详)

 

若用当代语境的陈述方式,理论是怎么样的,自我是怎么样的,共性与个性又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

 

我试图去寻找有关于这个门类的可能性。中国的我、西方的我、古代的我、现代的我、当代的我,我在把自己代入或想象成不同的维度进入,观察立体或平面的可能性。

 

于是产生了很多可能。外人看着也不会差太多,但于我而言它们是属于不同区间的不同部分,这和多维世界、多面体模型完全吻合。

 

图片

人物雕塑或绘画设计图,结构美学研究 纸本铅笔 A4 2016

 

然而由于能力限制,许多方案仅存在于概念图中。有的画在纸上,实质上是雕塑的概念图,而不只是画。它们都呈现在平面的纸或布上,我自己也很无奈。由于三维世界的特殊性,一个人可以作为很多个人来活。可我现实的生命有限,做作品需要很长时间,导致真实出现的与我计划出现的数量相差太大,同时受到现实的限制,以致我的身份仍停留在“画家”上。

 

图片

飞鱼号-雕塑设计图 2016-2021

 

也好,在近几年的艺术世界中,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这个方向。不知道从市场的角度上,会不会带来某些冲击。但是,从艺术世界和这个门类的发掘上看,我认为这是对的,也反映着一直以来的推广有了某些效果。我感到庆幸,这越来越成为一个流派了。看什么时候合适,这个流派可以开创起来,毕竟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事件了。

 

当一些基本视觉不再被定义为特殊化的时候,视觉的普遍化便意味着这个事情成了,也意味着它是这个时代的真理。我很开心,像是自己引发了一个国际性的流派。说笑了,但确实,当大家熟悉它了,就能够正确地认识或分析这个流派的作品。

 

图片

《Rutene Merk-Balenciaga Look 63》 2020

 

想说的还有很多,其中包括很多微观的东西,但就先表达到这里吧。

 

另外,我目前把“劳大伦即LOD A LAND”、“LOD TA LAND”、“LOD TA LAD”、“LOD ART”等,都用作这个风格的代表人。目前只要我作品出现这个风格的,都叫“劳大伦”或这些英文及缩写,毕竟各位对我作品的认知只有这个时期所产生的样式,而对之前的或其他部分知道的太少,我就不想被简单框定了。

 

以上,感谢观看。

 

图片

劳大伦穿越到人间,带来了可触摸的“虚拟”空间

 

 

 

劳大伦

又名“劳家辉”

生于中国广东广州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广州

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未来媒体“国家艺术基金游戏人才培养项目”

 

个展与项目

2019   有个叫劳家辉的人开了个虚拟博物馆,5art space,广州,中国

2018   玩家的未来,C龙口空间,北京,中国

2018   云绘画,侨福芳草地pop-up store,北京,中国

2018   劳家辉的自助庙宇,扉美术馆,广州,中国

 

策展

2021   洛德世界:起航,海涵艺术空间,深圳,中国

 

部分群展

2021

洛德世界:起航,海涵艺术空间,深圳,中国

时间的河——2021湾区当代艺术联展,祥山艺术馆,深圳,中国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赤金美术馆,中国

繁花六人展,雅昌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迷失再造,missing gallery,上海,中国

屏幕间100位艺术家礼物,nextlab,上海,中国

2020

广州当代艺博会,海心沙,广州,中国 

亚洲当代艺术文献展,坪山美术馆,深圳,中国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798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叙事消费,安云艺术设计中心,深圳,中国

在地市集,LPS在地公园,广州,中国

2019

视觉编码,Kommnalen美术馆,柏林,德国

升维艺术盛宴,隐美术馆,北京,中国

后登场,33当代艺术中心,广州,中国

之江国际青年艺术节,象山艺术公社,杭州,中国 

艺术发现无界公益巡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江苏大剧院,南京,中国

数码世代的视觉与表达,隐美术馆,北京,中国

“在网络的标志下-拼接与梗”, CLC Gallery Venture ,北京, 中国

2018

在路上,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中国

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山东艺术学院美术馆,济南,中国

纽约艺术书展,MoMA PS1,纽约,美国 

柳林风声,C龙口空间,北京,中国

北京当代艺术展,中国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

青年艺术100,嘉德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青衿计划,北京正观美术馆,北京,中国

去碑营Ⅱ 自我作古,应空间,北京,中国

2017

日落将至,泰康空间,北京,中国

门闩·肖像画的隐晦目的,C龙口空间,北京,中国

常青藤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天津美术馆,天津,中国

第四届中国青年版画巡展,中国

2016

全国素描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在地中心,九江美术馆,江西,中国

常青藤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天津美术馆,天津,中国

Hello summer 三人联展,八大画廊,上海,中国

新鲜的历史,田地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第四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5

“甜品”展艺术发现计划第一回,798凤凰艺都,北京,中国

首届全国插图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中国

首届全国电子读物插图展,宁波帮博物馆,宁波,中国

2014

新生代中国版画力量,北京阑舎,北京,中国

 

出版与发表

2018 《风度man’s uno》杂志(3月刊)艺术人物

2018 《安邸》家居杂志(7月刊)艺术人物

2019 《安邸》家居杂志(1月刊)艺术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