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荔洁是一名活跃的影像艺术家,作品聚焦当今城市与个体之间的拉扯与撕裂,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奖评选。下面是“2018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对入围艺术家的介绍视频,从中得以一窥谭荔洁华丽的视觉语言。
“时间的河”参展作品
《热带地区的奥斯曼》 单屏影像 31’49 2017
故事梗概:
Eszter的姨父和姨母拥有一套远离市区的豪华小区住宅,常年住在那。Eszter放假时来姨父姨母家玩。初来乍到的觉得好兴奋、好荣幸,但很快被这里无聊的生活折磨得呆滞和沮丧,日复一日看着窗外相同的美丽光景。她遇到一个被人遗弃的大别墅,主人在破产后迅速撤离了这里,别墅的顶楼有个大而精致的供佛的房间,很久没有人来理佛了。这里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他们也很迷惑……
创作自述:
故事发生地是城市里靠近海边的豪宅小区,它是中国某个特定阶层的窥探,一个现实环境的缩影,一个发展的城市切片……现在的年轻人除去父母的能力,几乎不可能买得起房子;与此同时,却有大量“稀缺”的豪宅空置。建筑本身并不会腐烂,当杂草成为空房里最活跃的生物时,人类生存的不平等环境将如何影响人类自身?
作为视觉艺术家,谭荔洁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影像的现实和对当下的思考结合,运用动物、植物、梦境、符号来思考事情,通过影像创造一段悬置的时刻。她长期关注社会生活中终年被雾笼罩的地方,思考高速发展的阳性社会里无法割裂的附属,制造出迷离、奇幻的视觉体验,以及交织着梦与现实的异想故事,令人宛若坠入热带雨林的潮湿气味中。
历年作品介绍
《廿二》 视频 3’46 2013
故事梗概:
《廿二》是一部以声音为创作灵感的实验短片,它跟随旋律燃烧起情绪,演绎出一种自我想象的困惑。影片试图描述艺术家在22岁时的状态,以及当时在担忧的一些遥远且荒谬的事。关于画面中的女孩和老妇:女孩如花的年龄,不倦地在寻找一种窒息的状态,直到出现了幻觉;老妇像是从科勒惠支铜版画里走出来的饱经沧桑的艺术品,她忧伤地自言自语,不知在等待谁的归来。
创作自述:
当我第一次听到《喜宴》这首歌,一个画面便在我脑海中迸发:在一汪孤寂的水中,数个着装妖冶而神秘的轻壮男子抬着大红花轿徐徐逼来。我对这个画面着了迷,冒险而坚持地将这个梦一般的场景实现。平日也迷恋各种绘画,片中最后几个黑白的镜头来源于柯勒惠支的版画,画中饱经一战摧残蹂躏而伤恸慈悲的母亲,像盏温暖孤寂的灯一直在我心中摇摇曳曳,于是将此场景复原;而身为演绎者的我,也得到了一次跨越时间的享受,与心中的“灯”呼应。拍片时恰逢生日,这个年岁于我是一种想不开的坎,以及脱胎换骨般避之不及的痛苦,而短片的内容正是在如此的状态下生发的,遂以年岁作为作品名称——廿二。
《海东清》 屏风录像装置(3屏,10’50)+ 摄影系列 2013
创作自述:
作品最初是来自对华人作家李永平的长篇小说《大河尽头- 溯流》的想像。少年[永]和火红色头发的姑妈庞龙小姐在婆罗洲热带雨林中神秘疯狂的溯源之旅,将生命的力量推至极尽灿烂的边缘。同年五月份,我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去祖国领土最东边的孤岛上进行一场行为性的影像,将我对身体和生命的想像描绘下来。在画面中,身体被物化了,并借由一面镜子建构出另外一种异形生命体。它起着遮挡(模糊)自我身份的同时,又充当着影像的屏幕;镜子上面的影像是外部景观的投射,又是持镜人内心影像的外显。
《桂圆路13号》 5mm厚度彩色透明亚克力、银盐胶片、艺术微喷于PVC板 2019
创作自述:
80年代的深圳,尘土飞杨,到处都是工地和新建的楼房,街头奔忙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操着不同的口音,怀揣着不同的梦想。来自贵州、毫无背景的摄影师李媚在杨小彦“几个月就能买一台尼康相机”的诱惑下,来到桂圆路13号,两人一起创立了《现代摄影》杂志。
这本杂志进行一切和摄影有关的探索和寻找,即使被扣着“资产阶级裹尸布”的帽子,也依然在体制中寻找自由的缝隙,成为当时中国最前卫、最有思想内涵、最受欢迎的摄影杂志。桂圆路13号,成为年轻摄影师来来往往的聚集地。
2020秋天,北京的树上挂着熟透的柿子,我见到古稀之年的李媚,讲起《现代摄影》,她回忆道:“从深圳离开以后,很快就忘记了这个城市的一切,只记得桂圆路13号。其实我在这座城市真的是一个失败者,如果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没有挣到钱。”
深圳是一个追求效益优先的城市,《现代摄影》所象征的先锋性与平民精神,显得愈发宝贵。我重新翻看了当年的杂志,试图在杂志和现在的桂圆路中重新编织一条图像叙事。早期期刊的封面很实验,我提取出造型和色块,以斑澜的彩色光泽罩在如今桂圆路的街头巷尾——这条李媚记忆中仅存的“深圳印象”,现在的光景应与80年代大相径庭:午后慵懒的店员、拖着小推车买菜的老人、落日余晖中嬉闹的学生、极速飞驰的快递员及夜幕下等待赴约的情侣......桂圆路13号在亲切和恬谧的生活景象中回溯着往日的精神。
《漫长的圈》 黑白银盐摄影 2019
创作自述: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一个‘圈’”。那个“圈”就是“二线关”。1983年,深圳成立了经济特区,许多人以为特区是一个经济政策层面的概念,殊不知,它同时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理概念:一条长84.6公里、高2.8米的铁丝网将深圳分割成了两个部分;被它“网”住的327.5多平方公里就是深圳经济特区,外面则是1600多平方公里、却与特区无缘的宝安和龙岗区,沿线开设的同乐等9个检查站以及多个供当地农民出入的耕作口,由武警边防人员驻守,对进入特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1985年起,许多前往深圳的内地人必经这一关,凭“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通行证”和居民身份证通过。2015年,这条人为割裂开深圳特区内外的鸿沟——二线关政策被废除了。四年后,我在原关口的位置拍下了八个关口的历史痕迹以及与新举措叠合的消融过程。在这种复合气息中,作品将社会问题带入私人领域,以讨论政治政策对个人的影响。
《漫长的圈2——天使在盐田》 视频 2019
创作自述:
在这次项目中,我以一个“深二代”的身份去观察“打工二代”,对关外工厂里的人的生活充满想象和好奇。特别是看到富士康的新闻,或三和大神(注1)的传奇生活,或那些人到中年无奈离开深圳的IT男,种种人物,种种故事,离我亦近亦远。我与这个人群的交集,是在外地和形形色色的人的交流中,提到我从深圳过来,他们总会说到:“噢,深圳呀,我之前在那里呆过2、3年呢!”
我出生在深圳的老区罗湖,直到大学在外求学,家才搬到盐田,所以我对盐田的了解和情感并没有那么深厚。据我的不完全了解,盐田是最接近90年代的深圳的地方。有一天,我在盐田区政府公交站拍一个长焦镜头,冬天的清晨,树叶落光了有些萧瑟,上班的工人们快速的走在桥上,那平凡的一瞬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深圳,那个不是一线城市、没有那么多焦虑的地方。
现在的打工者,基本是年轻的90和95后,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他们还是儿童的时候离开他们,背井离乡出来找钱。如今他们的孩子长大了,仍然在不同的地方打工,成为打工二代。将来他们孩子的孩子,还会打工吗?这是未知的。现在的企业转向智能制造发展,需要的工人越来越少,那他们孩子的孩子将会走向何处?
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其他地方加大优惠力度,盐田保税区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从业人员也从原来的四、五万人,到现在只剩下一万人。他们还说原来沙头角有很多很多人,现在已经少了许多。深圳以前是世界工厂,全国各地的人都下海来深圳打工、淘金,现在越来越多的工厂搬迁到坪山、龙岗,再到东莞、惠州,再搬到内地或国外越南等地,随着技术转型,盐田,或者说深圳的工厂其实会越来越少,曾经只属于深圳的高光时刻将不复存在。
而我也愈拍愈加珍惜这些时刻:珠宝工厂和盐田的相遇、我和工人们的相遇、沙头角保税区和2019年冬天的相遇。这些曾经和我朝夕相处、但我却不认识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儿女们,在此刻相遇。
开拍前我买了一个高1.8米的独角架,但拍摄的时候从来没有升到那么高,更多的其实是腰的高度,换一种视角,仰视着观察他们的样子。在这个作品展场的设计上,空间的两个门被改造成两个通道,从正常的2米高门经过短通道到一个只有1.4米的门,像是一个上升的通道。空间就像一个巨大的珠宝工厂里常见的打磨机,两个通道其实是工人的两只手深入到工作机器内部的途径,观者进入其中就像喝了神奇药水的爱丽丝:身子变小,钻进迷你门,开始奇幻之旅。观者经过狭小的门,进入工厂机器的内部与陌生、熟悉的面孔相视。
当态度成为形式,我们在显微剧场里共舞。
【注】三和大神:是指栖身在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景乐新村北区三和人力市场的一群打工者,他们以打短工或者日结为生,号称可以“做一天、玩三天”。
——以上图文整理自艺术家个人网站tanlijie.com
谭荔洁
1991年生于深圳
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
2015年作为交换生赴伦敦金士顿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
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现生活工作于深圳
展览(部分)
2021
时间的河——2021湾区当代艺术联展,祥山艺术馆,深圳,中国
2019
“洞见”2019上海国际摄影展,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节“24 帧”展映,象⼭艺术公社,杭州 ,中国
浙江省“新峰计划”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展览,浙江展览馆,杭州,中国
2018
2018韩中美术交流展:东⽅精神,绽放艺术之花,毅斋美术馆,光州,韩国
视觉的诗:⾯向真实的时间——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与卡塞尔⼤学艺术学院实验影像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中国
中德实验影像交流展,卡塞尔格林兄弟博物馆,卡塞尔,德国
2017
丽⽔摄影节特别单元展:移⼭⽌⽔,原油泵⼚通⽤设备⼚7号馆,丽⽔,中国
安仁双年展特别特邀展:图像与源代码,建川博物馆,成都,中国
LUX 费洛蒙——新媒体影像展,HUA 空间,深圳,中国
影像艺术向何处去/回望与前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杭州,中国
介观,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毕业展,杭州,中国
荒废的观察者——“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第⼗三季,华侨城创意⽂化园,深圳 ,中国
浙江新摄影,希帕画廊,北京,中国
⿊夜叠在影⼦上,M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教学相长——第三届学院实验艺术⽂献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2016
⾮常西湖——2016⾸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杭州,中国
尺度——⼤画幅摄影在中国,平遥,中国
2015
新中国 / 新艺术:沪杭两地当代影像展,诺丁汉⼤学,诺丁汉,英国
寻隐者,清影艺术空间,杭州 ,中国
2014
共同舞台:苏黎世艺术⼤学戏剧⼯作坊,Connecting Space,⾹港 ,中国
2013
上海西岸双年展,中⼼展区,上海 ,中国
深圳⾸届独⽴动画双年展,华侨城创意园,深圳 ,中国
2012
北京第⼗届独⽴电影节,北京 ,中国
北京青年独⽴影像展,朝阳区⾦鸡影厅,北京 ,中国
巴黎青年短⽚电影节,北京,中国
第⼗届全球华语⼤学⽣电影节,⾹港浸会⼤学,⾹港 ,中国
奥地利林茨电⼦艺术节,林茨,奥地利
获奖 (精选)
2018 ⼊围“2018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三亚,中国
2017 《热带地区的奥斯曼》⼊围“Up and Coming Film Festival”-国际竞赛单元,汉诺威,德国
2013 《22》入选栗宪庭电影基金,中国
2012 《世界》全球华人大学生电影“最佳创意奖”(戏剧)
讲座
2015 “南⽅新浪潮——⾹港共同舞台&相关的先锋剧场”,中国美术学院,杭州,中国
出版
2017 《浙江新摄影: ⽆尽的勘探和命名》,浙江摄影出版社